爱游戏官网平潭:扬帆踏浪奋楫向前行走平潭,处处可以感受到发展的强劲脉动:在共享储能电站、海峡宿集项目一期等项目建设现场,吊臂挥舞、机器轰鸣,工人忙前忙后不停歇;走进位于城关的车站夜市,特色小摊升腾起浓浓烟火气,市民游客的夜生活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一场场“企话岚图”茶话会接连举办,企业与政府部门畅所欲言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积极响应全省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实践者,更是高歌者。
今年以来,平潭牢记使命、感恩奋进,紧紧围绕习总亲自擘画的“一岛两窗三区”战略蓝图,扎实做好稳增长、开放融合、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以争优争先争效的昂扬面貌,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3日,由中国能建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平潭A区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签约仪式举办。该项目规划容量450MW,拟安装若干台16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约为3950小时,将助力平潭打造智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5日,实验区投资促进委员会分别与福建喆融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福建运通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将引进喆融融资担保项目、运通星融资租赁项目两个金融类项目。其中,喆融融资担保项目计划为企业提供融资性爱游戏官网、非融资性担保等相关业务,推动实验区融资担保相关产业发展。
进入7月,平潭项目招商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是平潭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生动写照。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2024年,平潭启动投资提质年行动,围绕人工智能、算力、文旅等重点产业方向,多措并举抓招商、引项目、扩投资,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大引资引大资的火热局面。
得益于此,一个又一个“金娃娃”接续落地。据统计,仅16月,新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244亿元;大唐风电等24个项目相继落地。
引进来,还要服务好。“围着企业转,有事马上办”,当地常态化开展“企话岚图”活动、全国首创“隧道惠贷”、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加强政银企对接等措施,强化与各要素保障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全力解决企业关切的各类问题,让项目留得住、发展好,不断释放“磁吸效应”。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记者了解到,平潭正结合发展方向、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努力培育海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疗康养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业态,建设高质量的“新兴产业区”。
以数字经济为例,实验区着眼于智慧文旅、智慧政务的应用,加快建设1000P以上智能算力中心等23个总投资60.3亿元的数字项目,试运营全国首个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枢纽平台,不断拓展数字化运用场景,以数字化驱动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提前布局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贸易等业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招商与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林庚说。
6日,在龙王头海洋公园,一顶顶色彩斑斓的帐篷一字排开,游客或悠闲漫步,或戏水冲浪,尽情享受夏日阳光与海风。“以前来平潭就是看看海景、吹吹海风,现在这里不仅有夜市、街头表演爱游戏官网,还能体验游艇、水上摩托等项目,真是不虚此行。”来自厦门的游客林静怡说。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夏日“清凉经济”受到市民青睐,“不City”的海岛休闲避暑游也逐渐走俏。就在前几日,百度正式发布“福建文旅十大夏季清凉地推荐”,平潭岛榜上有名。
408公里长的海岸线个岩礁星罗棋布岚岛山海起伏、美景不断,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海蚀地貌冠全球”之美誉,是游客清凉避暑的不二之选。
就在上月底,平潭启动为期两个多月的2024年“海岛生活季”。活动期间,将举办海岛音乐会、蓝眼泪音乐节、风翼世界杯平潭站暨全国风翼板冠军赛、FIA 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冠军赛、U18女子垒球世界杯小组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涵盖音乐、戏剧、体育等领域,带领游客开启一段盛夏海岛之旅。
活动上,平潭还与四川省乐山市签订山海协作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策划推出“山盟海誓”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定向推介文化旅游资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我们备下了诚意十足的文旅大餐,诚邀八方游客来到平潭,共享欢乐时光。”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宣传交流处处长苏明智说。
近年来,平潭持续深化全域旅游品质攻坚行动,在旅游秩序整治、景区品质提升、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着力打造“星辰大海浪漫岛”“音乐艺术欢乐岛”“品牌赛事活力岛”“旅游体验舒心岛”,旅游业发展迅猛。上半年预计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分别增长13%、30%。
“星球唤想蓝眼泪”无边界海景剧场、龙山俚欢乐街、“岚起山海图”夜游项目在平潭,一个个消费新场景“百花齐放”,从有到优、由点聚链,推动文旅市场从单一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
眼下,青春、时尚、“国际范”正在成为平潭的新标志。今年以来,当地紧跟游客需求,陆续开通了5条国际邮轮航线号国际游艇码头,举办世界沙滩手球锦标赛、音乐会等63场活动,平潭国际旅游岛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丰厚的资源加持下,历史文化游也成为平潭旅游的重要元素和看点。作为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的“腹地”,平潭境内坐落着数量众多的史前遗址,仅位于岚岛东北部的壳丘头遗址群就拥有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
以此为基础,平潭不断深挖南岛语族文化内涵,整合农业、文旅等资源,打造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南岛语族国家特色植物观光园等项目,为“考古+旅游”“文化+旅游”注入新活力。
夜幕降临,平潭吾悦广场热闹起来了。服装、餐饮、影院、娱乐等各个功能分区人潮涌动,生意颇为红火。
这是平潭首家大型商业城市综合体,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集购物、娱乐、办公等功能于一体,于5月31日正式开业,目前已有约200家品牌入驻,其中超75%为“首店”品牌。
作为城关地区消费业态提升的重要一环,平潭吾悦广场既是一项商业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后续还将继续完善和优化商业布局,满足居民更高品质生活需求,助力平潭打造城市活力新街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平潭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活力不断增强、品质不断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持续攀升。
家门口“上好学”。平潭龙山小学新校区项目、第二实验小学加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正酣,城关第二幼儿园、平潭滨湖小学等一批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厦大平潭研究院眼视光技术专业、留学预科语言培训班落地办学,逐步实现教育扩容提质。
家门口“看好病”。设立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呼吸诊疗中心、创伤中心“四大中心”以及“名医工作室”,积极开展区级医院医生常态化下基层、开设联合病房、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开展远程大查房及线上学习等措施,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家门口“畅饮水”。大力推进南部自来水厂、北部自来水厂两座水厂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工程一、二阶段实现通水,不断筑牢城市供水“生命线”,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家门口“满眼绿”。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实施海坛海峡东部陆海统筹治理与修复等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优于全省九个设区城市,近岸海域国控点位优良水质比例达99.5%、位列全省第一。
就在前段时间,位于君山片区的路、芦洋西路喜迎通车,进一步优化平潭新兴产业园周边路网,完善城市发展脉络。“以前上班都要绕路才能到,现在新的道路修建了,上班需要耗费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太方便了!”在新兴产业园上班的王先生点赞道。
如今,平潭正谋划新一轮城市品质跃升。接下来,还将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政执法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打造高品质城市增量空间爱游戏官网。
“一拜结连理,再拜乃情不移,这三拜,敬如宾”6月29日,在平潭田美澳沙滩,20对闽台婚恋新人共赴一场中式集体婚礼,在亲友的见证下缔结白首之约。
来岚八年,台胞郑胜中生活得相当惬意,他不仅将自然教育事业越做越大,还与一名平潭姑娘相爱,实现爱情事业“双丰收”。“感谢这座美丽的海岛,让我和太太相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携手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共度幸福人生。”郑胜中高兴地说。
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肩负着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平潭积极落实落细台胞同等待遇,接连推出了身份“两证互认”、对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举措,涵盖政务服务、日常生活等方面,越来越多台胞跨海来到平潭就业生活、投资兴业。
“小念,我的医保报销款已到账,请帮我向各位经办人说声谢谢,辛苦大家了。”近日,台胞陈素钦致电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医务科,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谢意。
原来,陈素钦此前曾因病入住该院。病愈出院后,更是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医保报销手续,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
如此方便快捷的办事体验,有赖于实验区创新推行的健保核退一体化服务。在平潭,台胞凭借居民居住证或台胞通行证即可办理基本医、社保参保业务,还可帮助台胞完善健保核退资料、公证手续,并寄送至海基会。截至目前,台胞在平潭参加基本医保超500人。
紧紧围绕发挥平潭对外开放、闽台合作“两个窗口”作用,着重推进对外开放、两岸融合、城乡融合、贸易业态四大领域改革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政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以更加深度的融合建设两岸共同家园。
岚台产业合作是一大亮点。就在数日前,平潭港金井码头迎来首艘万吨级集装箱船“东方厦门”号,该船由高雄港驶来,载运货物包括冻鱿鱼及洗护用品等小额贸易商品,未来还将常态化运营“高雄平潭马尾高雄”货运航线个航次。
立足于对台区位优势,平潭加快完善两岸物流通道,接连投用平潭跨境电商园、澳前保税物流园、小迪拜物流园三家物流园区,不断培育壮大跨境电商、海运快件、国际邮包等业务,今年15月跨境电商直购出口增长39.7%。此外,还创新“市场监管局背书+海关放行”方式,推动22种“一条根”产品进入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上架售卖,有力推动两岸商品贸易往来。(福建日报记者 张哲昊 程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