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官网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躯体、心理、社会的完满状态。健康是民众的福祉,是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聚焦我国居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了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那么,当前影响全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全民健身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如何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巨大改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初期的不足50岁,达到2019年的77.3岁。但同时,我国正在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农村的占比为46.66%,城市为43.8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团队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指出,除了膳食风险、吸烟外,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肥胖、肢体活动频率低等,均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我国居民上述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此外,中国成年人的超重肥胖比例已超过成年人人口总数的50%,6-17岁儿童及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
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缺乏锻炼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业余静态行为时间由2010年的平均每天2.7小时,增加到了2013年的平均每天3.3小时。身体活动是指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所有活动,包含运动频次、运动强度、运动类型和运动时长4个基本要素。已有研究证实,即使是运动频次、时长、强度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也不能抵消静态行为对健康的损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居民由于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医疗花费近48.6亿美元,占全球的10%,其中间接花费17.8亿美元,直接花费30.8亿美元。其中家庭支出33.9%,政府支出55.8%,第三方支出10.3%。而充足的身体活动、规律运动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预防老年痴呆,促进骨骼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完满状态。正因为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全民健身行动”已经列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十五项行动之一。全民健身行动提出到2022年、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分别要达到37%及以上、40%及以上的目标。
公众对于全民健康有高度的认可,全民健身的理念得到普及,但不同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动机、障碍存在明显差异,真正做到经常运动锻炼的人口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4.1亿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从年龄分布看,呈现出随年龄增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降低的特点。20岁及以上人群中,93.8%的人认为体育锻炼重要,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不容乐观:2014年全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平均为33.9%,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14.7%。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达到30.6%,其次为“没兴趣”“惰性”“没人组织”;而619岁儿童青少年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影响学习”“没兴趣”“不喜欢”“太累”等。针对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提高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需要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重视。建议落实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行动的主体责任,在学校切实落实“阳光运动一小时”的前提下,组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够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大学制定学生体育锻炼考核机制,提高大、中、小学生体质。职业人群由于工作、通勤、家务、子女教育占用时间较多,建议企事业单位建立工间操制度,举办健步走比赛,以及结合工作性质和环境,设计适宜员工运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的健身活动,使其能“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运动健身的支持性环境持续改善,仍存在巨大改善空间。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缺乏场地设施”既是影响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也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制约因素。《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建设一批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建设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努力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等改善体育锻炼支持性环境的举措。建议一方面调整经营性健身场馆税费,促使运动健身场馆费用下调,减轻公众运动健身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扩建和优化全民健身场所,创造全民健身的支持性环境,以居民区、企事业单位为核心,打造15分钟健身圈,提高国民对健身环境的可及性;基于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配置相应的健身设施、场所,并优化健身场所设施设备和条件,包括对社区健身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对现有运动场所分布、不同类型体育场所进行升级改造,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运动需求,比如,新加坡注重设置完整、连续的慢性步道,做到不被阻断、人车分离;再如通过大数据研究发现,绿视率高的道路、区域更容易吸引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疫情防控常态化给全民健身带来挑战,如何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管理的基础上,提高人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保障必要的运动强度,需要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技术、管理方面有突破性创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持续一年多,我国采取积极的疫情防控政策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均表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大幅减少。对此,需要研发和推广运动健身新技术、新方法,激发国民特别是年轻人参加运动锻炼的兴趣,以适应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互联网、移动健康技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下多种APP具备运动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心率监测,VR、AR技术可以实现个人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对此,可研发新的运动产品,实现非聚集、非接触的大型体育活动,使个体居家环境下的运动有更为丰富的体验感。
2016年,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第六章第三节明确提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首次将“体医融合”作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并指出要“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开展运动风险评估”。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动体医融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在实践方面,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全国各地也开展了体医融合的广泛探索,如全国范围开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海体育学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进行医师、体育指导师在门诊协同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指导,江苏省建立省体医融合专家库、推动运动处方师培训。当前从理论上已经充分证明科学健身需要专业指导,对于存在不同健康问题的患者,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更是不可或缺。而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落实体医融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是对体医融合内涵的理解,体医融合最初意指体育与医疗的结合,随着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深入,当前认为体医融合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临床视角下的体医融合,也就是体育与医疗的结合,指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医学营养、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体育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另一种是公共卫生视角下的体医融合,主要是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的融合,体育融入卫生服务体系,共同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国民体质大数据,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发布不同人群的健身活动指南,指导运动健身。在“大卫生”“大健康”视角下,体医融合更应理解为体育与“健康相关服务”的融合。众所周知,健康的影响因素广泛存在,各机构、各部门都应承担相应责任,践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因此,未来的体医融合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首先要更为广泛、深入地与疾病治疗、康复、慢性病管理融合,可以参照戒烟门诊、营养门诊设置运动门诊,由专业“运动医师”基于个体评估提供精准运动指导,以及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纳入管理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障人士等提供运动指导。二是进行专业运动医师、体育指导员培训,发布运动处方,为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不同群体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增加国民的运动锻炼技能,提高国动锻炼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使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的学生、职业人群运动健身活动能更好地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服务于身心健康;三是与城市规划建设、社区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合作,介入社区健身设施选配、布局,城市运动建设环境布局、绿化设计等,为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实现手段。推进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需要进一步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完善顶层设计,从政策、环境、服务、运动知识与技能普及等多方面协同推进,通过多部门合作建立机制,完善和优化全民健身环境,推进体医融合,创新全民健身技术和方法,助力国民养成运动健身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全民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