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平台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银川市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的报

  爱游戏新闻资讯     |      2024-04-25 00:21

  爱游戏平台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银川市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按照《关于开展银川市“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银发改发〔2023〕65号)要求,现将银川市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十四五”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点带面,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举措,统筹抓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3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3亿元,同比增长8.2%,高于自治区0.3个百分点,位居五市第3位;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7.72亿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39元,同比增长7.4%,位于五市第4位。

  (一)农业总产值提前实现“十四五”时期提出的170亿元以上目标任务。2020年、2021年、2022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为156.97亿元、173.20亿元、189.29亿元,同比增长0.8%、5.5%、4.6%;农业增加值分别为81.36亿元、89.8亿元、91.8亿元,同比增长0.8%、6%、4.7%,与“十四五”时期提出的目标任务基本吻合,超出预期。

  (二)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稳定在121万亩和68万吨以上。2020年、2021年、202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分别为121.7万亩、121.4万亩和121.88万亩,粮食总产量分别为69.23万吨、70.47万吨和68.24万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三年持续稳定在121万亩和68万吨以上,与“十四五”时期提出的目标任务基本吻合,达到预期。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16428.4元增长至2022年19349元,增长2920.6元,年均增长率为8.5%,与“十四五”时期提出的目标任务基本吻合,达到预期。

  ——优质粮食产业。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持续调优种植结构,压减水稻等高耗水作物14万亩,创新推广粮饲、粮菜等复种两熟模式12万亩,全市300亩以上规模化粮食种植基地363个、40.8万亩,规模化种植千亩以上基地100家。创建自治区粮食保供增产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2个,打造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20个。全市耕地面积211.01万亩,划定耕地保护目标191.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8.1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93.15万亩。2022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1.88万亩,产量达68.24万吨,粮食生产喜获“十九连丰”。2023年自治区下达银川市粮食面积121.4万亩,粮食目标产量68.2万吨。截至目前,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4.72万亩,其中,春小麦12.52万亩,水稻12.26万亩,玉米99.94万亩;自治区下达银川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5万亩,小麦套种大豆种植任务4万亩,现已分别完成5.69万亩和4.34万亩,顺利完成自治区下达粮食播种任务。夏收工作已于7月5日陆续开始,7月18日结束。

  ——葡萄酒产业。紧紧围绕“六特”产业发展和“两都五基地”建设目标,抢抓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截至2022年底,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26.2万亩,在册酒庄及种植企业144个,其中建成投产葡萄酒庄66个,列级酒庄37个爱游戏app登陆入口,酿酒葡萄产量8.4万吨,葡萄酒产量5.4万吨(7000万瓶),酒庄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00万人次,产业综合产值达260亿元,形成了西夏区镇北堡、贺兰县金山、永宁县玉泉营和闽宁镇四个产业集聚区,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引领、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功获批筹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获得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2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达到320.22亿元,上升至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8位;贺兰山东麓被授予“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称号;银色高地、志辉源石、贺兰神、立兰、贺兰红酒庄的5款葡萄酒首次被选作国礼赠送来访重要国宾,亮相元首外交活动,产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枸杞产业。全市枸杞种植保有面积1.18万亩,枸杞企业364家,其中,加工企业92家,规上企业11家,国家级及自治区级龙头企业8家,全市枸杞鲜果加工转化率达30%,培育A级以上枸杞旅游景区6家,推出枸杞采摘体验式旅游线条,培育枸杞产品名优店10家。2022年,枸杞综合产值达102.8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市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61.9亿元,完成全年综合产值目标任务的51.6%。

  ——牛奶产业。围绕“六特”产业和“两都五基地”战略部署,依托“黄金奶源带”优势,以打造高端奶产业基地为目标,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奶牛存栏量、生鲜乳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形成了以灵武市白土岗为加快发展区,沿贺兰山一线、兴庆区月牙湖为巩固提升区的奶产业带。全市现有奶牛养殖场115家,规模养殖场(存栏200头以上)113家,规模化率达98.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其中存栏1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83家,占比71.55%。白土岗、月牙湖、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集团(平吉堡)和中地生态牧场(贺兰)4个2万头以上的养殖基地,基础配套设施、机械设备、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22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7.96万头,同比增长19.85%;生鲜乳产量118.53万吨,同比增长35.67%。2023年上半年,全市奶牛存栏29.75万头,同比增长14.4%;生鲜乳产量71.89万吨,同比增长23.84%。

  ——肉牛滩羊产业。坚持强基固本扩规增量,多元融合提档增效,持续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全市现有肉牛规模养殖场(存栏100头以上)、滩羊规模养殖场(存栏500头以上)分别达76、109家,规模化率分别为58%、61%。7家企业分别获评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和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灵武市滩羊产业被列为国家级产业集群项目。2022年,全市肉牛存栏14.8万头,同比增长17.8%,实现产值11.12亿元;滩羊存栏107.2万头,同比增长10.2%,实现产值11.04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市肉牛存栏15.3万头,同比增长7%、出栏6.2万头,同比增长15.5%;肉羊存栏110.4万只,同比增长4.5%、出栏71.3万只,同比增长30%。

  ——冷凉蔬菜产业。聚焦“米袋子”和“菜篮子”,着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冷凉蔬菜品种涵盖茄果类、叶类菜、瓜等十几类上百个品种,基本形成了“四季不断档、常年有鲜菜”的供应格局。全市设施温棚园区125个、8.5万栋、面积达15.1万亩以上,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40个,300亩以上规模化蔬菜基地达163个,累计建设绿色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40个,全市高标准蔬菜基地达到117个。供港蔬菜面积9.29万亩,生产企业41家、生产基地53个,8个生产基地被认证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数量居全区首位,蔬菜外销达70%以上,打造了银川供港蔬菜、西甜瓜、越夏番茄等一批品质优、市场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2022年,全市瓜菜种植面积65.44万亩,较2020年增长4.7%;产量165.02万吨,较2020年增长8.5%。2023年上半年,全市瓜菜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51万吨。

  ——渔业。坚持以“稳定常规鱼,发展名优鱼,恢复生态鱼”为方向,通过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实现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形成了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设施温棚养殖、立体养殖和生态养殖的产业格局。全市水产养殖主要以鲤鱼、草鱼、鲢鱼等大宗水产品种为主,名优养殖品种养殖比例达到17%。获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场9个,国家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4个,建设宁夏黄河特色鱼类种质资源场1个。创新“宽沟深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高度认可,被列入全国养殖尾水处理四大典型技术模式。202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0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7.83万吨,产值10.28亿元,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2023年上半年,全市适水产业养殖面积10万亩,水产品产量1.64万吨、同比增长6.7%。

  ——长枣产业。2022年,全市长枣种植面积6.8万亩,产量达2440万公斤,产值1.2亿元,灵武长枣获中国驰名商标,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4.89亿元,是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武长枣种植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花卉产业。2022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8000亩,总产量达8000万(支、盆、株),花卉产品远销日、韩及中东国家,总产值达1.7亿元。

  ——休闲农业。坚持以“农业嘉年华”“农民丰收节”等品牌节庆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延伸产业链条,全市休闲农业产业成为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培育打造国家级星级示范园区18家,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1家。牡丹花乡、利思农业及市外淘园等地成为全市“近郊游”“乡村游”“微度假”热门打卡地。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的100个乡村”;兴庆区掌政镇掌政村、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习岗镇新平村等6个乡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金凤区4个县区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银川市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市”。2022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91.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带动农户1.1万户。2023年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游客131.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112.2万元,带动农户4859户。

  ——农产品加工业。坚持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推进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截至2022年,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7家,营业收入超亿元加工企业达到31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85亿元。

  ——农产品品牌。聚焦优质粮食、葡萄酒、枸杞、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工程,坚持商品化方式经营产品,通过实施“农业+商品”,构建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重点的农业品牌发展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努力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小产业向全链条、创品牌转变。截至2022年,全市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和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有效期内农产品达到304个,认证农产品数量近100万吨,占全区认证总数的40%以上。荣获绿色有机农产品博览会金奖22个,各类葡萄酒节会大奖100余项,兴唐、稻裕丰等银川有机大米获得“中国十大有机大米金奖”“中国最好吃大米”等称号。灵武长枣等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昊王”大米、“百瑞源”枸杞、“金河”酸奶、“厚生记”等食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名特优农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地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99.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1.64万亩,农业产业基础不断夯实。2023年自治区下达银川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6万亩,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农业机械装备。加强农业技术装备应用,截至2022年,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150万千瓦,较2020年增加1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34971台,配套农具67399部,各类联合收割机3341台,各类“六小农机”1.9万台(件),驾驶员23399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公司)98个。无人机84台,占全区总数54%;农用航空器42台,占全区总数30%;北斗导航设备300余台套,占全区总数30%;无人机植保面积12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60%。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农业科技创新。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清华大学等1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特色产业人才(团队)92人,成立“优质乳工程研究生实践基地”“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奶牛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宁夏枸杞品种选育及功效研究院士工作站”等团队工作站20个。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采卵—体外生产和胚胎移植,已成功繁育153头。联合北京农科院在全区率先研建宁夏设施蔬菜水肥智慧管控系统。连续5年与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开展鲈鱼苗种繁殖控制及大规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实现了鲈鱼苗种本地繁育,年生产鲈鱼水花苗种达到1亿尾,规格苗种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尾,水花苗种开口成活率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满足本地鲈鱼苗种供应的基础上实现“北苗南运”;应用光催化技术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保持零含量,该项技术在鲈鱼苗种繁育领域全国领先。攻克黄河鲶工厂化人工规模繁育技术,“黄河鲶”种质创制领跑全国,年繁育黄河鲶苗种300万尾。引进浙江省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海水蟹(青蟹)淡化及养殖技术团队开展南美白对虾套养青蟹养殖技术研发,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亩单产达到2400公斤,为常规养殖的5倍。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开展“鱼-菜复合设施种养”技术集成创新,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和绿色蔬菜种植相结合的设施农业新生产方式,该项技术获得2022年全国渔业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优秀奖。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展中华绒鳌蟹大规格抗逆新品种培育研究,有效提升银川市河蟹产业科研水平。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将黄河甲鱼纳入全国甲鱼品种认证体系,开展黄河甲鱼无抗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和优良种质选育培养等一系列试验示范。组织实施草莓高架栽培技术成果引进、设施蔬菜精准灌溉施肥成果引进、设施蔬菜种苗高效生产LED光环境调控成果引进示范、设施樱桃高效补光技术应用示范等重点项目。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农业“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高效肥料应用、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累计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50个,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3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集成技术推广100余万亩、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270万亩、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技术300万亩,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以上,粮食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6%,化肥利用率达41.16%。开展以秸秆培肥、机械深翻、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应用等为主的农艺改良培肥集成技术应用,盐渍化耕地面积降低至50.07万亩。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功创建贺兰县、西夏区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永宁县1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金凤区良田镇、永宁县闽宁镇、灵武市梧桐树乡、郝家桥镇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持续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截至目前,全市农业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占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6.1%;农业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151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13.5%;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1家,占全区总数的47%。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构建了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基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截至2022年,全市农民合作社达9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5个、自治区级169个、市级291个,年经营收入7.94亿元、社均收入85.4万元,其中实施标准化生产的295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140家,拥有注册商标的77家;家庭农场达2634家,其中,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18个、市级161个,年销售农产品总值24.51亿元,场均收入93.1万元;创建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6个,吸纳成员489个,带动农户4.14万户,产值超过35亿元。

  ——优化村庄布局。对全市282个行政村(居、场),2325个自然村科学确定村庄类型,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编制单元,按照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整治改善等不同类型,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截至目前,全市已启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221个,编制完成205个,审核完成185个,审批完成155个,实现“应编尽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立银川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乡领导包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制定印发《银川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银川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示范样板村创建等工作,累计改造建设农村卫生户厕15.04万座,公厕140座,拆危拆违2283处,整治高速公路、主干道路沿线公里,清理生产生活垃圾26.2万吨,植树94万株,改造庭院6394户,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环境逐渐显现。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样板村18个、建设美丽村庄33个。西夏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全国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金凤区、灵武市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截至2022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率达到35%,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5%,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6%。

  ——乡村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黄河银川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加强耕地保护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耕地土壤全部划分为优先保护区,无受污染耕地。修复湿地5.3万亩、矿山生态7000亩,营造林6.5万亩。出台实施“四水四定”方案,累计节水超200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44.6%。

  ——乡村治理。建立乡村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资源调配和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印发《关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实施方案》《关于银川市开展国家乡村治理整省域示范创建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明确任务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并将乡村治理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紧抓自治区开展国家乡村治理整省域示范创建重大机遇,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三治”融合,推动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移下沉,积极探索乡村善治银川样本,探索出了“跑长制”“五微力量”等一批乡村治理经验模式,银川市经验做法被列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6个,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县1个、示范村镇24个。

  ——数字乡村。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全市58%的规模化健康养殖场应用了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检测、精准饲喂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信息技术和装备,41.7%的水产精养池塘推广了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循环水装备控制和水产类病害监控预警等信息技术和装备,80%以上种养殖园区、基地实施生产管理视频监控和手机端远程控制。建设银川数字农业服务管理平台,打造精品农业示范点10个,农资服务示范点5个,数字乡村6个,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初步绘制了银川数字农业一张图。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1-2023年连续3年获批国家4G、5G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基站213处。加快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村通5G比例达80%,重点村千兆光纤覆盖率达到95%。

  ——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找回一批在外发展优秀人才、招录一批优秀青年大学生、发现一批产业带头人、选聘一批退役军人“四个一批”进班子计划,全市村“两委”负责人中“四个一批”优秀人才占比达82.6%,村“两委”成员占比达54%。自2021年以来,先后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49名、驻村和工作队员852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全市274个行政村大学生担任乡村振兴事务专干实现全覆盖。坚持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和技能素质为关键,以促就业促创业促增收为目标,扎实有序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自2020年以来,全市共培育高素质农民1030人。2023年,自治区下达银川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人数601人。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全市承包地累计确权面积133.5万亩、确权率超过97%,银川市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通报表扬。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84.53万亩、流转率63.3%,居全区首位。灵武市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试点任务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延包试点信息采集公示、数据库建设等任务。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市282个村全部完成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66828个、颁证率100%。贺兰县国家级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颁发不动产权证书30733户,颁证率100%;贺兰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信息平台建成使用,宅基地数字化动态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出台《贺兰县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14项;颁发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证书4324本、发证率91.2%,完成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178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801万元,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2宗125亩1224万元,盘活闲置宅基地52宗、年分红30万元,不断开辟集体增收新途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0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并通过国检,核实村集体资产48.97亿元。截至目前,28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灵武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永宁县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分账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中银E农通”信息化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试点“永宁经验”在全区推广,永宁、灵武在全区率先试点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收支非现金管理,初步实现村级财务全程审批信息化,平台应用全市推广至136个村,覆盖率达到48%,永宁县、灵武市实现全覆盖。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023年5月贺兰县被确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

  ——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4.6亿元、较2021年增长15%,全市274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爱游戏app登陆入口,其中超过100万元的村有174个,占比达64%,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涌现出了灵武市沙坝头村、贺兰县关渠村等一批经济强村。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金融支农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强化政策保障。搭建政银农联结体系,引导地方法人银行与中小担等政策性担保公司开展存量农户批量授信、集中审批业务,有效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截至2023年6月,全市涉农余额1594.82亿元,同比增长11.4%。大力发展乡村普惠金融,满足乡村特色产业融资需求。引导银行配套制定金融支持枸杞、葡萄酒、奶产业等发展规划,创新专属信贷产品,探索推出“振兴贷”、“助力贷”、“新农快贷”、“枸杞贷”、“土豆贷”等信贷模式,加大对脱贫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深化推进“六权”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广农村产权抵押,“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30.8亿元。持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截至2023年6月,本年度全市共向1777户发放8798万元,覆盖率为29.36%。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持续强化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中央及自治区财政补贴险种达到21个,覆盖3大主粮作物、主要油料作物以及枸杞、葡萄酒、奶牛、肉牛滩羊等自治区重点产业。2022年,宁夏农业保险为36.78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00.33亿元,已决赔付支出10.3亿元,同比增长68.7%。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4032.991公里,其中县道239.019公里,乡道1669.628公里,村道1864.770公里,专用公路259.574公里。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100%,20户以上自然村通油路(硬化路)率100%。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三区通公交车率100%。加快推进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先后实施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5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24个(次)。全力保障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累计发放群众兜底保障资金3.13亿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60元和每人每年5520元。制定《银川市城乡融合示范创建行动方案》,按照“1+1+5”工作思路,逐级筛选确定示范村镇42个,建立市领导包抓示范乡(镇)、市直部门(单位)包抓示范村工作机制,整合项目474个,投入各类资金17亿元,全力推进城乡融合示范村镇创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移民和脱贫人口收入“两个高于”目标,深入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2021年以来,争取国家、自治区各类资金17.09亿元,连续三年配套市本级专项资金4600万元,重点支持移民地区因势利导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农旅融合等产业。健全“监测、帮扶、责任、考核”四项机制,扎实开展集中大排查和“回头看”,地毯式摸排全市20.76万户农户,坚持一个不漏普遍查、“八必访”对象重点查、预警反馈逐项查,做到不漏一村、不掉一户、不落一人。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794户6250人,落实帮扶措施6287项,已消除风险865户2901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深入实施移民务工就业3年推进计划,持续优化稳岗就业帮扶政策,设立劳务工作站47个,建成就业帮扶车间44家,公益性岗位安置1602人,全市14万移民劳动力实现就业11.2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5.2亿元。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21年11960元增长至2022年13754元,同比增长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做大工资性收入、做强经营性收入、做优转移性收入、做活财产性收入”的总体要求,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349元,较2020年增加17.8%。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移民收入提升行动,推进转移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万余人,劳务收入15.2万元。及时足额兑付财政直补、保险信贷等各项转移性补贴,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较2020年增长20%和27%。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25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79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支持村集体和专业合作社创办的农机服务合作社,开展农业单环节、多环节和全程托管模式托管,累计托管面积47.75万亩,5.42万小农户直接受益。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庭院经济等,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较2020年增长13%和28%。2023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39元,同比增长7.4%,位于五市第4位。

  (一)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受俄乌冲突爱游戏app登陆入口、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种子、化肥、饲草等大宗农产品物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走高,饲料、人工等种养殖成本普遍增加,致使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粮食种植比较效益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加之牛羊出栏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49%和9.43%,蔬菜价格下降12.1%,使得种养业收益空间受到挤压。

  (二)农业用水资源约束趋紧。近年来,农业灌溉用水指标持续压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分配银川市农业取水指标16.62亿立方米,农业水量较上年减少0.83亿立方米,全市农业用水压力持续增大,用水权管控指标同农业实际生产之间矛盾逐步凸显。

  (三)乳制品消费下滑生鲜乳产量过剩。受消费市场疲软影响,乳制品供需矛盾已由春节前后的产奶旺季才出现的阶段性奶源过剩转变为全周期奶源过剩。蒙牛、伊利采取每月限量收购,养殖企业只能将限收部分生鲜乳以低于生产成本价格售卖,绝大部分养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个别养殖企业已陷入卖牛等经营困境,很大程度影响了生鲜乳销售市场的稳定性,打击了养殖企业的发展信心。

  (四)农村资源要素流动尚未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等业务开展顺利,农村承包地、农村集体产权、宅基地等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废弃地、闲置地及空置房屋不断增多,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显现,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赋予农民抵押、担保、融资等权能方面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农村资源要素还未能有效激活。

  (一)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落实落细五级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完善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机制,健全“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确保到“十四五”期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10%以上。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充分发挥农体作用,培养高素质“三农”人才队伍,不断凝聚乡村振兴社会共识,形成乡村振兴整体合力。

  (二)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等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在“土特产”上下功夫、做文章、见实效。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力以赴守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政策赋能、科技赋能、金融赋能等,持续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多方联动同向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补齐农村养老、医保、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短板,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改善升级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力争到“十四五”末,达到“五个100%,一个显著提升”。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添“智”提“质”。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擦亮乡村振兴亮丽底色。

  (四)强化“三治”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治理实效。紧抓自治区开展国家乡村治理整省域示范创建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高质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延,积极探索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高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全面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示范创建带动乡村治理整体提升。